公务员考试岗位千千万,有好考的,也有不好考的,不能一概而论。

决定好不好考的有几个因素,按百分比来算,我觉得可以这样分:

1、专业。(占40%)

没错,我认为专业是第一位的。公务员考试岗位招考绝大多数都对专业有强制性要求,审核把关严的专业差一个字都不行。像中文、法学这种专业,招考岗位多,报考时就有很多选择,又比如哲学,特别是马哲这种专业,因为学的人少,岗位竞争压力也小。吃亏的往往是理工科,特别是冷僻的理工学科,没有特别对口的岗位,只能报三不限的岗位,和几百上千人竞争,难度可想而知。这种岗位能考上的都是天选之子了。

2、地域。(占30%)

地域因素是第二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同一个岗位,江浙沪粤、北上广深等发达省份、城市,和中西部的省份、城市竞争比也是完全不同。就像是专业有冷门、热门之分,城市也有一二三四线之分。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才往往云集在发达地区。就像是上学时候,尖子班里想考个第一,可比普通班的第一难的多了。而公务员考试要考上,就必须是第一。

3、层级。(占30%)

所谓的层级,就是部委、省、市、县区、乡镇,难度也是逐级下降。现在公考上级单位的岗位越来越少,都向基层倾斜,狼多肉少。绝大多数人不能一考定终身,上岸了还是骑驴看马,继续参加遴选、选调考试。

就像网游一样,老服务器肯定比新开服务器难搞,高级别地图肯定比新手村怪难打。其实一个道理。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最怕的是自己定位不清。

以上几个是客观因素。最后才到个人的资质。资质这个东西难以量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套真题模拟测试下,看看能考多少分。

好考,也不好考。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