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考申论一直具有比较强的地域特色,包括县级和乡镇卷都有比较鲜明的命题差异,考察的侧重点也不同。今天主要讲县级卷的命题特点,并分析下备考的方向和重点。

本文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广东省考申论(县级)的命题特征(该部分免费试读),二是考察要点,三是备考方向和重点。

一、命题特征

广东是经济大省,广东人一贯以低调务实为主。综观近年广东省考申论的总的命题特征,可以发现总体上非常具有“老广”特征。这里以2019-2023五年广东省考申论(县级)卷为基础,我们把题型整理如下:


总体上看,广东省考申论(县级)的命题有鲜明的特点:

1.务实不务虚。侧重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察,比如近年就先后考了营商环境、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再往前数还考察过人才、共享经济、创新等内容。而诸如“仰望星空”(国考原题)等社会观、价值观的考察,甚至是文化类的内容都没有涉及到。

2.紧跟国家形势。比如,营商环境从2018年开始逐步成为热词,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当年的命题就将营商环境纳入。2019年年底中央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主要聚焦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紧接着2020年的省考就考到这个。其后的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均与国家形势紧密相关。


3.突出省情特色。比如2021年考察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内容,2022年直接就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整次考试的主题。2023年又一次考到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考察了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推动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容。 


从命题上具体看有几个特征:

1.题型基本固定。分3道题,第1小题全部为归纳概括题。第2小题一般是分析说明题,只在2021年考过一次解释理解题。第3道题为大作文写作,全部为话题类作文,且均为议论文(策论文属于议论文一种)。 以上所有题型,包括更早的2018年及以前的题型,均未超出《申论十步谈》教材中题型的范围。

2.考试时间偏紧。申论的考试时长2小时3道题,题量上较为适中,但总体节奏也偏紧张,很多同学反映写不完,或者勉强写完。由于申论和行测都是一上午考完,整体上应试压力较大。

3.试题难度适中。与国考、山东省考等相比,广东省考申论的命题难度不算大。

二、考察要点

根据《广东省202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大纲》中申论有关内容,

主要考察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知识、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文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广东笔试大纳是将县级和乡镇两个卷的申论都包括了,没有做区分。这里我用颜色标出了县级主要考察的内容。标出的三种能力恰好就对应了申论试卷上的三道题目。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的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一般在乡镇卷会大量涉及。从近几年的题型上看,近几年县级卷都没有考到对策题。

1.阅读理解能力考察的主要形式是归纳概括题,当然其他题型也或多或少涉及阅读理解的要求。比如:

2022年申论第1题:简述广东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方面的主要做法。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

2021年申论第1题:概括“数字政府”建设在优化政府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条理清晰。

归纳概括题一般作为第1道题,且在题干中会明确注明“概括”的要求。

2.综合分析能力考察的形式是分析说明题和解释理解题。比如:

2022年申论第2题:分析说明粤港澳三地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共建人文湾区的优势。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2020年申论第2题:分析说明广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取得的成效。要求: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从2019-2023,五年有四次考到分析说明题。关于分析说明题为什么不能当成归纳概括题来作,特别是题干中提到的“透彻”的要求如何做到,在知识星球付费教材中已经解释了。

唯独2021年这一次考到解释理解题。

2021年申论第2题:“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G市加强创新驱动,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密码’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材料中“密码”的理解。要求:紧扣材料,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解释理解题的作答方法在教材中也有,可以自行查阅。

这里我们再回顾综合分析能力中的“全部或部分”这个词,意思是答案可能不会全部在答案中出现,部分内容需要自己根据材料中隐含的线索去引申说明。从这里就能回答为什么分析说明题和解释理解题不能当成归纳概括题来解答的原因。我们再回顾“多角度地思考”这个词,意思就是在作答中要对论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诠释,也即题干中一再强调的“透彻”这个要求的本意。

3.文字表达能力考察的形式是大作文写作。综观五年的真题,以及更早之前的题目,均为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写作的话题作文。这里要注意几点:

一是标黑的“指定的文种”这个词。五年作文题中,有三年要求写议论文,两年明确要求写策论文。策论文、政论文本就是议论文的一种,实际上全部要求议论文,只在特定年份更进一步的要求写策论文。

广东申论考试,一般倾向于策论文考察。为什么呢?广东申论考试务实不务虚。一开篇我们就提到了这个特点。特别是又往往考察经济发展类的话题,重点提出务实可行的举措。这一点策论文占优势。另外还有两个年份特别点到了一定要写成策论文。

当然这里不是说一定会是策论文。

二是在题干中隐藏的信息。这一点很多同学并不在意,这里尤其要睁大眼睛。 比如,2021年广东申论县级第3题:请根据全部给定材料(仅限给定材料),围绕“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文章主题与给定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又比如,2022年广东申论县级第3题: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逐浪前行。结合给定材料,联系实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文章主题与给定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4.篇幅在800-1000字。

注意看标黑处。如果明确要求仅限给定材料,那么大作文的分论点就要从材料中而来,而不能随意拟定。比如材料1写了人才,材料2写了科技,材料3写了交流合作,材料4……,分论点就不能脱开这几点。 而所谓的联系实际,就是文章的内容不一定完全引申自材料,要结合自己所学和所知融入进去。三还是看题干中隐藏的信息。注意看这句: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如何解读这句题干要求中的潜藏信息。一是从次序上看。大家记住中国人写材料是讲究排序的,同样三点要求,哪个在前,哪个就更凸显重要性。这三个要求中,第一个要求是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就是文章的写作框架要完整。所以说申论作文,结构为王!二是从占比来看。结构完整和条理清晰实际上是一回事,结构完整了绝对条理清晰。而最后才涉及到表达表述的要求。也就是说,结构要求占比三分之二,表述占比三分之一。申论作文,文采还居次要席。 而这两点,也是我们十步分析法作文写作的核心理念。

三、备考方向和重点

上面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备考建议:

一、从资料准备上说 除了必要的教材和真题外,一定要注意积累省情相关的资料。重要点要把几个材料掌握的滚瓜烂熟。

1、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个不用说,大家可以从书店买个单行本小册子。

2、最新的省委全会的决议。为什么是决议,是因为全文的报告大家拿不到,看不到。而决议是报告的精简版,易于检索到。决议相当于是个引子,让你对全省当前的重点工作有个清晰的线索。 3、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是全文公开的,而且基本与省委全会报告保持一致。大家一定要打印下来,多看多翻。

4、一本趁手的教材。以上所有的题型,我们《申论十步谈》全部都有,而且有详细解读。这里端木老师推荐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付费群,除了全文教材已上传,还在不定期更新其他最新知识。 5、一套真题集。这一块大家可以从网上买一套。

二、从题型备考上说

1、归纳概括题必考。要扎实掌握归纳概括题的解法。教材第二章归纳概括题部分有详细的解读。由于广东申论考试的时间很短,只有2个小时,大家还要特别注意提高阅读速度。

2、分析认识题必考。要扎实掌握其中的分析说明题(教材第三章第六节)和解释理解题(第三章第二节)的答法。一定要与归纳概括题区分清楚,要学会该类题型的作答框架和要求。 3、大作文必考。议论文,尤其是策论文的写作框架(这个是免费的,公众号就有,学好申论的十堂课第1课)要了解,而且建议写三篇真题作文练练手。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新手用十步分析法写作文,2-3篇的练习即可熟练掌握。 当然政论文、关系类作文等框架也推荐了解。这部分内容就是教材的付费内容了。

4、其他题型考的概率不大,但也要略微涉猎。防止突然考新题型措手不及。2018年曾考过一次应用文写作。这一点上,我们的教材所有题型,包括11种应用文俱全,可以全面复习下。

三、从考场应试上说

1、时间有限,要注意合理把握答题时间。大作文50分占部分一半,建议要拿1小时左右来写大作文。

2、睁大眼睛,看清楚题干的要求。很多同学不仔细审题。其实题干中要求非常明确。上文中详细解读了,比如作文要不要仅限材料,第2题怎么叫透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