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过硬,国货“常青”
作者:崔 妍
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评: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开门见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申论作文最好开篇第一句就把核心词摆出来,十步分析法第一步也是这个道理。】
今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国产品牌跑鞋令人眼前一亮。在2023北京马拉松2402名“破3”(在3小时内完赛)选手中,近七成在比赛日选择国产品牌跑鞋。这是国货流行新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
观察今年的消费市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蜂花、上海硫磺皂等老牌国货在社交平台、直播电商平台上赢得好口碑;陶陶居、北京稻香村等老字号,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大白兔、回力等品牌,通过跨界经营和产品迭代焕发新活力。(概括下国货的三种表现:老国货有了销路、老字号有了拥趸、老品牌有了创新。这些例子都可以作为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的素材)今年“双11”期间,在一家电商平台上,共有402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元,其中有243个是国货品牌。国货大放异彩,品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国货要有销路、老字号要有拥趸、老品牌要有创新,也可以作为如何把国货品牌做强做硬的对策的分论点。】
国货“蔚然成风”,凭的是什么?
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的基础,也是国货备受市场欢迎的关键。(论点1,换句话说就是国货品牌建设、品质提升要重视质量)曾几何时,不少消费者到国外旅游时纷纷抢购电饭煲。而如今,国产品牌的电饭煲质量好、功能全,而且价格实惠,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还远销海外。(这是用正、反两个例子来进行对比论证,这种论证方式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鲜活)不只是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国产品牌家电,也因功能升级、质量优良,销量不断上升。质量好是硬道理,是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聚焦市场需求,在提升质量上做足文章,国货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后面这两句就是我们常说的“解释句”,就是对本段的主旨国货要重视质量这个话题的延伸和解释。在分论点的写作中,这种解释句经常用到)
【评:在一些时政类文章中,经常看到类似“A是B的……”这种句式(比如:质量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的基础)。这种句式主要用来分析某个现象的意义、成效等内容。其实反过来看,就是要做到B就必须A怎么样。就像刚才那句话,反过来就是产品要提升核心力,打造品牌,就必须要抓好质量。这就又变成提对策的句式了)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活力之源”。国货之所以能引领潮流,离不开持续的创新。(论点2,国货品牌建设、品质提升要注重创新)就渠道创新而言,国货品牌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营销方式,拥抱电商新业态,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拓展消费人群。从产品创新来看,技术创新让国货品牌不断塑造新优势。以看似不起眼的纽扣为例,浙江永嘉桥头镇的纽扣企业,通过引入彩印、雕刻、激光、手工画漆等新工艺,推出玻璃珠光纽扣、雕花纽扣、金属挂扣等新品类,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把小纽扣做成了大产业。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是老牌国货,还是新兴品牌,都应加强创新,在工艺、功效和性能上下更大功夫,以“创新力”提升“硬实力”(金句)。
【评:这一段写法中,在内容上又给出了渠道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层面的解读,分别提出国货在这两个方向是怎么做的,这也是一种分论点表述的写法。
其实还可以再加一点,管理模式上要创新。比如,国货企业普遍都是历史悠久,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创新管理模式,等等】
国货之所以流行,原因不仅在于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还在于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体验。(论点3,国货品牌建设、品质提升要赋予文化内涵)今年以来,“国潮”持续引领消费新风尚。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主题相关的团购订单量同比提升245%。《千里江山图》折扇、联名口红,源自《食物本草》中柿子造型的“柿柿如意”摆件……国货展现“国潮”,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贴得更近,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国货品牌乘势而上,既是一个“经济故事”,也是一个“文化故事”(金句:用好评如潮的“经济故事”讲好意蕴深远的“文化故事”)。
【评:国货发展成“国潮”,核心还在文化上的赋能。只有讲出品牌背后的故事、价值观、底蕴,才会成为一种引人向往的潮流。】
ps.再延伸一下,我们经常讲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都可以用作很好的素材。话题之间本身就是互相联系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点记忆,这句话可以作为中国制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等话题的开篇引言句)今天,国货品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消费市场足够广阔,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对未来前景的展望)提升质量,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恰好就是三个分论点),期待更多高品质国货引领消费热潮,让中国品牌点亮美好生活。(话题的升华)
【评:最后这一段非常有意思,有总结(用引言来总结全文)、有展望、有升华,与我们十步分析法的写作框架高度一致。
整篇文章论述上可以说中规中矩,最后的这段升华却有点睛的作用,使全文格调上升一个层次。有时候写好结尾也能收到奇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1日 06 版)转载仅做学习使用。